今年毕业生数量创新高,为何HR还在吐槽招不到人?
石榴姐徐渤BOBO:
阿东1976刘世东
-
用工需求与就业意愿的错位,让用工有富有荒
一、社化人众都有向轻松的意识。——就业不愿体力,岗位尚须进化。
“争取脱离体力求生,过上品质生活的”生存意识逐渐的形成,而导致现在的农地荒芜。因为,人都进城了,进城人的下一代都不回去了,都力争以学习出逃农村,出逃勤杂与体力,奔向光明与轻松。这是人性,也是一种社会化意识的演变。
导致逃离这一切类似体力化的农地、勤杂岗位的原因,就是辛苦与劳累换来的价值不大,既不能保生活上品质,还要让身体更吃亏,连维护身体零部件正常运转的需求都往往不够。你说,我为什么不走?粮食那么便宜,物价那么贵,体力岗还让人那么累。
要改变这样的就业意愿社会形态,只能徐徐图之。将农村都建设成为种地机械自动化,或者有效的将农产品通过产品项目或者其他方式记农产品升值。但这样的项目不是只种不收,象如今很多地方满地的桃子,桔柑。本以为能赚一笔,却销不出去烂在农地。因此,要让年轻人不逃离低端岗位,只能让低端岗位增值,或者让低端岗位改变升值。也就是必须要让岗位或者说业务结果的产生方式要发生进化。改变其重体力与轻价值的现状。
二、轻松能招聘的岗位,是因该岗位业务符合社会人众就业意愿。
1、要懂招聘本质——社会人众就业意愿趋势所向
当同类型的大厂多了以后,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人众的就业意愿——想法进这些大厂。而这种意愿,会从家长传递给孩子,因此影响较为深远。 这样由于企业岗位需求能随社会就业意愿方向。自然更易招到适合的人。
2、要想招聘轻松,找到企业岗位需求的就业意愿群体。——找到那份势。
有着岗位需求的就业意愿者,入职本岗位自然会更与工作契合。毕竟意愿的实现代表喜欢。自己喜欢的自然更能投入心思去工作。
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认为招聘是企业人才之源。做招聘一定要招对的人的原因。
只要招对了人,对于企业后续的管理、培训、工作、成果都是很轻松的。这就是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自然结果就是合适的。而这恰恰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所要做的事。
只是大部分招聘HR都会屈服于现实需求,而迫不得已将完成任务放在首位。造成人员流失率偏高不下。
但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企业用工的荒芜,人才的流失,其时不仅是HR招没招对人的原因,不仅是企业薪资福利、环境文化的原因,也还有当时代就业意识的原因。而恰恰最后一个原因,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我时常在说:
企业业务兴盛与否,其实更多的是是否能找到并抓住适合企业的那份“市场客户需求的势”。
企业管理手段是否有用,其实更多的是看管理是否能促进企业业务、企业人才往那份“势”上去扑,去抓。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让企业有激励机制的原因。
然而时代就业的“势”的特点,有时并不由我们去想去设计,我们没有党和国家的那个能力。作为HR能有的就是看能否发现,并抓住那份可能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势”。
这就需要搞清楚我们企业需要的人才是什么?是否能匹配、赶上并搭上社会时代的就业方向的势?这是我们人力资源工作者是否能出成绩的最重要、最本质的一点。
如果不能,我们HR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工作起来会很艰辛,基本很难看到成果。因为大多不能顺应势的企业往往最后的结局都是灭亡、消失,靠你的人力资源管理,你真将人力资源六模块、三支柱、真的能挽企业于将倾?
如果能,也许你就是那位年薪数十万的金牌招聘官。人的能力,有时就是能发现趋势、坐上势车,能抓住机会。
3、如何面对就业意愿与岗位需求错位的招聘挑战?——精准招聘。
面对现今还不能改变的就业意愿趋势,对于那些有制造、建筑、勤杂、市场岗位占多的企业来说,如何精准招聘,如何找到在1100万人中那一小撮具有企业需求岗位的就业意愿的人就很关键了。
分析岗位真实需求,确定能力潜质标准,寻找岗位人才圈子,确定他们就业习惯,制定具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政策,做好企业前景战略,才是你能找到并吸引他们入职的关键。
而这样的招聘需求,才是考量一个HR的招聘能力的地方。
所以不要用在大厂的招聘技术来衡量这些违背就业意愿大势的招聘能力。大部分有能力者皆是逆势而行者。
当然,无论是顺势而为,还是逆水秀舟。皆有其智慧存在。只是两者的难度,对大部分HR来说,其辛苦耗神的感受还是区别甚大。
小结:
面对企业岗位需求与社会化人众的就业意愿。我们一定要分析企业的产品、经营管理、岗位能力需求是否匹配福分就业意愿所带来的能力大势。如果符合大势,那就直接海选就可,如果逆相符,就只能靠平时的基础工作,来进行精准招聘。